此次万钢教授率领的是编号为50和51号的由同济大学自主研发成功的燃料电池车“超越3号”。由于今年的挑战赛技术测试由来自十几个国家的150多辆汽车混合编队,竞争格外激烈。超越3号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世界同行的高度关注。记者的采访时间并不长,但还是几次被前来祝贺的人群打断。在第二天参赛的全部车辆向公众展示的时候,不仅来自中国的记者包围了万钢教授,来自英国、美国和菲律宾等诸多国外媒体也将镜头对准了始终挂着谦和笑容的万钢教授。
“昨天技术测试结束后,法国汽车协会的主席对我说,中国的燃料电池车已经和任何西方国家没有什么两样了。”万钢教授告诉记者,超越3号每百公里消耗1.05公斤的氢,相当于每百公里仅耗油3.13升。万钢表示,除了在环保、排放方面的优势之外,与传统汽车相比,燃料电池车的能耗成本仅为汽油车的一半。
随后记者试乘了万钢教授驾驶的奔驰燃料电池车。有趣的是,负责这辆奔驰轿车的工作人员曾经在上海举办的2004年必比登挑战赛上与万钢教授有过交流,重逢自然免不了叙旧。言谈之间,这位活泼的意大利小伙子对万钢教授很是尊敬。当记者问万钢教授这辆轿车与超越3号的差别时,他的回答只有一句:“他们的整体性很强”。按照记者的理解,许多汽车跨国公司的参赛车辆都是从车身、零部件等开始全新开发的,而“超越”系列却是借助桑塔纳系列车型的外壳,不仅在外观上略显老气,在部件的开发方面也受到不少的限制。有评委曾透露,超越3号的技术测试成绩竞争力很强,但较为落伍的外观使其难以与“新瓶装新酒”的全新优秀车型抗衡,最终与大奖擦肩而过。
从2003年起,由万钢教授领衔的同济大学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车项目组推出了最早的超越1号,2004年又推出了超越2号,这次参加比赛的超越3号完成于2005年下半年。据万钢透露,这一代燃料电池车将于今年年底之前进行技术冻结,并将在合适的时机率先“武装”上海出租汽车。据悉,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和奇瑞公司都可能分享这一技术平台的成果。据知情人士透露,我国的下一代燃料电池车将是瞄准公务车市场的全新车型。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XIANGGUAN
广交会首日 绿源电动车携多款新品助力“中国智造”出海
智能电动车加速进化,蔚来发布整车全域操作系统,自研5纳米智驾芯片流片成功
格林电动车营销峰会圆满成功
立马电动车千里骑行活动
湖北省人大代表赵青:建议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
电动车多地取消限制,合法销售,用车、上路更方便!
发表评论 PINGLUN
品牌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