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汽车下一步怎么走 做到100%电动化

来源:电动车网    2025/10/29  浏览257次  

[摘要]挪威汽车下一步怎么走 做到100%电动化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挪威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其旨在2025年实现新售乘用车全面电动化的目标宣告提前达成,成为世界范围内首个完成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国家。

近日,挪威财政大臣延斯·斯托尔滕贝格正式宣布:“我们曾立下2025年让所有新售乘用车均为电动汽车的承诺,而今,这份使命已顺利达成。”多年来的政策扶持与市场培育,让电动汽车在挪威从最初的小众选择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并成为主流,挪威的实践也为全球各国推进能源转型写下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挪威,这个坐拥北海油田、曾以石油财富闻名的北欧国家,用30余年时间完成了从“石油依赖”到“电动先锋”的华丽转身。当然,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政策、资源、社会基础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而在达成这一阶段性目标后,挪威下一步布局会怎么走,更折射出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思考。

01

提前完成100%电动化目标

多年来,挪威的电动汽车渗透率一直领跑全球。就在2016年,挪威电动汽车销量开始爆发式增长,而挪威议会也在当年“官宣”了一个宏伟目标:到2025年实现零排放汽车销售占比100%,这比欧盟2035年“禁燃令”提前了整整10年。挪威道路联合会(OFV)的数据显示,2016年挪威电动汽车的市占率为29.1%。其中,纯电动汽车为15.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13.4%。此外,油电混合动力车市占率为11.1%,汽油车为29%,柴油车为30.8%。

在多项激励政策推动下,挪威电动汽车市场始终保持快速发展。2019年,挪威电动汽车销量占比首次超过内燃机汽车销量,市占率达到56%。其中,纯电动汽车为42.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13.6%。另外,油电混合动力车为12.3%,汽油车为15.7%,柴油车为16%。

2024年,挪威乘用车新车销量达到12.87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1.44万辆,占比高达88.9%,这一数据相比2023年的82.4%提升了6.5个百分点。另外,插混车销量占比为2.7%,油混车为5.3%。其中,特斯拉、沃尔沃、大众等外资品牌在挪威电动市场上占据主流,而中国汽车品牌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占据了近10%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当年,挪威仅有986辆传统燃油车售出,这也表明传统内燃机汽车在挪威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进入今年以来,挪威纯电动汽车渗透率始终保持在高位,达到95%~97%,传统燃油车销量仅数十乃至上百余辆。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9月,挪威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1.4万辆,在新车销量中占比达到98.3%,创下历史新高。相比之下,插混车、汽油车以及柴油车的销量持续下滑,市场几乎完全被纯电动汽车所取代。所以斯托尔滕贝格提前“官宣”电动化目标提前达成并不奇怪,因为这一数字已经接近100%。另外,今年1~9月,挪威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1.3万辆,同比增长23.5%,占新车销量比例高达95%。

02

“挪威模式”为全球提供转型范本

挪威何以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100%汽车电动化的国家?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该国长期、连贯且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的结果,这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挪威模式”。如同挪威交通部副部长克罗格伦德所说:“关键在于长期且可预测的政策。”

据悉,在税收减免方面,挪威自1990年就对纯电动汽车免征进口税和购置税,1996~2021年免征年度道路税,2000~2018年对半减征公司用车税,自2001年起减征25%增值税,2015年减征25%租赁增值税。此外,车主还能享受免费通行收费公路、使用公交专用道、免费或优惠停车等使用阶段的优惠,进一步降低了拥车成本。与此同时,挪威政府对传统内燃机汽车征收高额碳排放税和重量税,且税费标准随排放水平阶梯式递增,使得大排量燃油车成为“奢侈消费”。这种双向调节机制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自然而然发生转移。

在消费端提供政策激励的同时,挪威政府还大力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截至2024年,挪威全国已拥有超过2.5万个公共充电桩,并在主要道路上实现了快速充电站的高密度覆盖,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加之其电网90%以上为清洁的水力发电,为电动汽车的环保属性提供了坚实基础。

不过,随着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市场主流,挪威政府也开始对政策进行调整。自2023年起,挪威首次引入适用于纯电汽车的两项新税。第一项是500公斤以上车辆,征收每公斤12.5挪威克朗(目前1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0.7114元)的重量税。第二项是纯电动汽车价格中超过50万挪威克朗的部分将征收25%的增值税,主要影响宝马iX、特斯拉Model X和保时捷Taycan等高端车型。总体而言,这30多年来,尽管政府更迭,但挪威电动化政策始终保持连续,仅在市场成熟后进行微调。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让车企敢于投入、消费者愿意持有,形成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石油财富为挪威的电动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全球主要油气出口国,挪威设立了规模超1.7万亿美元(目前1美元约合人民币7.1233元)的主权财富基金,这笔资金不仅弥补了电动汽车税收减免带来的财政损失,更支撑了充电桩建设等基础设施投入。挪威奥斯陆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比约恩坦言,虽然这些激励措施“非常昂贵”,但对于拥有巨额石油收入的挪威而言完全负担得起。这种“用石油收入终结石油依赖”的战略远见,成为转型的独特支撑。

另外,挪威550万的人口规模和高度集中的城市化布局,为政策落地提供了天然便利。该国南部和西部沿海集中了大部分城市,人口密度低且多数家庭有独立院落,2/3以上的电动汽车车主具备家庭充电条件,从根源上解决了“充电焦虑”。而南北狭长的地理形态,使得主要交通干线的充电桩布局难度降低,每隔50公里就有一座充电站,即便长途出行也无需担忧。

最后,消费认知的转变同样关键。作为环保意识极强的国家,挪威民众对“零排放”理念的接受度远超许多国家。当电动汽车不仅意味着经济实惠,更成为“环保责任”的象征时,购买行为便超越了纯粹的经济考量。

03

市场化成熟 逐渐恢复征税

随着100%电动化目标基本实现,挪威政府也开始调整政策,让电动汽车完全市场化。近日,挪威政府宣布,计划在未来2年内逐步取消对电动汽车的主要补贴,此举将导致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成本增加数千美元。

一直以来,丰富的石油资源为挪威电动化转型提供了经济“缓冲垫”,但对电动汽车免征各种税费,也导致挪威每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数十亿欧元(目前1欧元约合人民币8.2633元)。根据2026年预算提案,挪威政府计划对一辆电动汽车售价超30万克朗的部分征收25%的增值税,Model Y以及大众ID.4等中端车型均将受到影响。如果挪威议会通过,从2027年起将全面取消增值税豁免,届时都将按标准税率征税。不过,为继续维持电动汽车的相对竞争优势,政府计划同步提高燃油新车的首次登记税。

当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引入征税本质是市场化成熟的标志。不过,挪威电动汽车协会对全面取消电动汽车增值税豁免持保留态度,直言调整“过于仓促”,认为应当采用更为平缓的过渡方案。该协会负责人克里斯蒂娜·布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政策出现突发性的大幅变动,恐怕会让不少消费者重新倾向于购买燃油车,没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倒退。”

以特斯拉Model Y这款电动车型为例,这款车在过去3年来一直是挪威最畅销的车型,该车型入门版起售价为42.2万克朗。如果2026年对超出30万克朗的部分征收25%的增值税,那么需要缴纳3.05万克朗增值税;如果2027年完全取消增值税豁免,那么这款车的购车成本将增加7.5万克朗。

总的来说,挪威的电动化之路,是政策决心、资源禀赋与社会共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用实践证明,即便曾是石油出口国,也能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能源转型;即便气候条件严苛,电动汽车也能成为主流出行工具。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挪威模式”的价值不在于复制其政策细节——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和巨额的财富基金,而在于其展现的转型逻辑:清晰的长期目标、稳定的政策预期、配套的基础设施,以及对现实发展情况的动态响应。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发表评论 PINGLUN

行业推荐

微信: 15658057296
中电动车网版权所有 手机站 m.zdd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