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摩、禁乞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可如此“一刀切”的禁令依旧不断。最近,广州市又宣布“禁电”——禁止电动车在广州市全境上路行驶,而且查禁范围和力度比禁摩、禁乞更大。
禁摩只限于市区,禁乞只限于市区某些地段,禁电不仅覆盖广州市全境,而且轻则罚款,重则拘留15天。如此彻底的封杀措施,竟然无须经过立法机关审议,仅仅市公安局一纸通告,即宣布生效执行。
电动车出行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问题,根本上说是一个公民权利问题,即公民有没有权利自主选择交通工具出行。只要所选择的交通工具不对公共安全构成危害,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就是一个纯粹私人的事情,政府无权干预。
当然,公民权利也并不是绝对的不可设限,特定范围内,公民权利是可以部分让渡的。但这种部分让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为紧急情况;二为公民自己同意。公民的权利只能自我设限,任何他方无权剥夺。
吃穿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而且具有强烈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偏好,不同的消费能力,只有保障充分的选择空间、充分的个人自由,个体差异得到充分尊重,所谓生存权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具体到出行权而言,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乘坐私人汽车出行的消费能力,相当部分人群,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电动车出行,这是他们的基本生存权之一,不应该随意剥夺。
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电动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不免存在一些尚待改进的缺陷。但哪一种交通工具没有缺陷呢?电动车多了交通拥堵的现状可能恶化,但小汽车多了,交通拥堵的现状难道不是更要恶化吗?而且,交通拥堵的现状难道主要不是因为汽车过多造成的吗?电动车使用的铅酸电池固然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但小汽车用的铅酸电池,潜在危害性不是更大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拿小汽车开刀而非拿电动车开刀不可呢?惟一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封杀电动车的人,都是不坐电动车而主要坐小汽车。如果有缺陷就可以封杀,那还有什么交通工具不可以封杀?
对电动车如此深仇大恨所为何来?归根结底,无非是出于强大的利益驱动。恨不得有点钱的人,统统去买小汽车,恨不得街上跑的全部是小汽车,公共政策一味向汽车产业倾斜,无非因为汽车产业是某些地方政府的主导产业,某些地方政府要靠汽车产业拉动GDP,要靠汽车产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电动车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有它内在的逻辑——它满足了城市草根阶层基本生存的需要,它是市场经济自发演进的产物,因而符合经济规律。可是为什么,总有人不顾及居民的实际出行需求与公众舆论,非要与电动车这样纯粹的草根产业、纯粹的市场产儿过不去?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XIANGGUAN
2018-09-14 禁电动车上路却不禁生产,专家这样解释,你认同吗?
为什么专家要求禁电动车上路,却不禁止销售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8-08-09 生存法则:外卖骑手:“就不应该禁电动车!”
湖南衡阳城区推行了“免费上牌、有偿防盗、自愿保险”的电动车登记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已经有16万辆电动车备案登记。
2016-04-06 “禁电动车”须用《立法法》的尺子量量
治理电动自行车,需要关口前移,尽早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以及是否属于“机动车”的问题。
2015-09-25 郭双年:福州禁电动车进城区通行,有多少民意基础?
福州市政府日前对《福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作了修改,规定在各县(市)登记报牌的电动自行车不得在五城区通行,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不得载人。
2015-06-10 广州要禁电动车,须反省三种理念冲动
能做的已经都做了,那为什么还会“养在深闺人未识”、甚至连文艺界内的人都不知道广州还有一个地方可以看木偶剧呢?说白了,就是不接地气,没把这个方言城市里的潜在客...
2006-09-14 消费者盼望电动车标准早日更改——中央二套《电动车争议》节目观后感
发表评论 PINGLUN
品牌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