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生产中所应用的关键的专利瓶颈是磷酸铁锂包覆碳技术。而制作电动车核心零部件的锂电池,占生产成本的70%是涂碳以增强导电性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而包覆碳技术专利是由外国公司持有的。
掌握包覆碳技术专利的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已在中国申请专利并于2008年获得授权,部分国外企业围绕相关技术进一步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金良介绍,中国将来搞磷酸锰锂或者其他金属的磷酸锂盐,都会受到该专利的影响。
目前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正与中国的电池生产企业谈判,并提出“入门费”1000万美元、每使用一吨磷酸铁锂交2500美元的苛刻条件。
如果电池企业不接受,则面临被诉侵权的局面,下游使用电池的电动车企业也会陷入侵权纠纷;如果接受,则意味着电池企业将来仅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整个中国电动车产业链都将为外企“打工”。
更严重的后果是,我国推广电动车的愿望可能会受相当大影响。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已于6月初启动,补贴方案首推电动车。补贴之后,电动车的价格依然偏高。人们寄希望于锂电池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和生产成本降低带动电动车价格下调。但专利瓶颈的存在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并将导致电动车难以普及。
中国电动车产业,如何避免为外企作嫁衣裳甚至可能会受制于人的悲剧?
从技术角度看,包覆碳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只要涂在正极材料表面的是碳,就难以避开这一专利,因此电池行业必须行动起来,由行业协会出面,向国家专利局复审委员会提出该专利无效的申请。如果申请获得批准,该专利在其他国家的申请也会受到影响。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曾在欧洲申报该专利,但是没有获得批准。王金良表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正计划提出该专利无效的申请,而且比较有信心获得批准。
电池企业则应尽量拖延时间,不与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签订合同。因为一旦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申请获得批准,已经签订合同的企业仍然必须执行合同的约定,到那时其产品在国内将没有任何价格优势。
目前,专利问题最终能否顺利解决还是未知数。电池企业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国内专利申请,关键的技术还应到国外申请专利。即使将来被国外掌握核心专利的公司指控侵权,拥有专利的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相互许可、反诉讼等方式赢得主动权。
电池企业和上游的材料企业还应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技术和工艺水平。目前材料的稳定性、可靠性还存在问题,质量仍然低于从国外进口的产品。由于美国、加拿大等国保护该专利,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磷酸铁锂材料毛利率高达200%。如果技术水平跟不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达标,专利瓶颈在国内得到解决仍无济于事。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XIANGGUAN
近日,万洋电池与新鸽电动车携手,共同举办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拉力挑战赛。
让退役电池不再“下落不明”!
8月19日万洋电池征服者极限拉力赛临沂站携手雷迈新能源激情开跑!
宁德时代发布神行超充电池 全面开启新能源车超充时代
万洋电池设备改造老旧设备焕发新活力,新进设备增添好风采
行万“锂”路,观高端品质!解密万洋锂电至臻品质!
发表评论 PINGLUN
品牌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