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的行动,长期在IT产业领域研究克美之道的欧洲厂商打破了沉默。各国企业纷纷团结一致予以抵抗。
过去,欧洲厂商分成以法国企业为中心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以德国企业为中心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两个团体,分别开展充电装置标准化活动。但二者在2009年建立了联合工作组(WG)“IEC/ISOJWGV2G(JointWorkingGroupVehicletoGrid)”,与美国展开了对峙。加入该WG的德国著名能源公司RWEAG提出了不以连接智能电网为前提,而是把配置专注于充电功能的主张。而且,除了充电装置外,欧洲厂商还就混合动力车用锂离子充电电池的标准化展开了讨论。比利时ErasmusUniversityCollegeBrussel目前正在就IEC和ISO开展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试验,以及深入研究电池交换方式。
对于美国和欧洲的争斗,日本企业敬而远之:“以企业之力无法应付其他国家的政治斗争”(丰田汽车技术人员)。这其中,除了日本企业技术能力为重的思想外,还隐藏着这样的想法:“无论标准化结果怎样,汽车厂商只要向致力于标准化的地区的厂商购买部件,就能够制造出车辆”。
但是,在其他国家的充电装置标准化进程中,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支撑日本汽车厂商的日本电子厂商和汽车部件厂商。充电装置的相关部件包括连接器、线束、逆变器、电池等。率先标准化的他国电子厂商必然会首先供应标准化部件。在此之后,日本供应商不仅难以挽回局面,甚至连日本汽车厂商都可能变得弱小。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发表评论 PINGLUN
品牌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