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动车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企业与经销商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经销商而言,进货之后尽快脱手,不把货压在家里的仓库里,时间一长,大家都在打价格战,那就要赔本了。
电动车市场竞争不是在企业,而是在经销商处。因为经销商直接面对的是终端客户。随着电动车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企业与经销商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经销商而言,进货之后尽快脱手,不把货压在家里的仓库里,时间一长,大家都在打价格战,那就要赔本了。作为企业而言,尽量低成本采购零部件,制造的成本越低越好。于是,经销商向企业要销售政策、要各种优惠政策不绝于耳。
最近,我们走访了一些地区的销售商家,发现许多的问题不仅出现在整车企业身上,而且出现也与经销商有关,由此造成一些整车品牌之所以被同行所击败,原因不在于竞争对手,而是出现企业和经销商身上,形成了企业、经销商、产品推广与销售系统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采购的零部件必须要低于同行的标准,这样为产品卖低价而找到参照。
为了与所谓的大品牌进行竞争,一些中小品牌往往喜欢把自己的产品与大品牌进行对比。在我们的电动车行业有这样的现象,一旦大品牌采购的零部件或者说与零部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零部件企业制作的配件产品也成为了同行竞相仿制的对象。虽然,这些零部件外观比较相像,但内在的质量还是有一点的差距,但是仿制的产品价格就相对低得多。这种跟着畅销品牌走的从众心理在电动车中小企业里十分的普遍。
经销商缺乏足够的自信,压价价格,薄利多销未必能实现。
在电动车行业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旦所谓大品牌销售的产品,同样款式,中小品牌的价格就要比所谓的大品牌低出很多。这种“卑贱”心理几普遍存在于整个电动车行业。
为什么中小品牌制造的电动车产品要比所谓大品牌价格低?许多厂家与经销商给出的答复是,这是大品牌!透过中小厂家与经销商这种“奴婢”心理,反映出,这些整车企业与经销商对产品从定位到制造和销售上所犯的错误已经让企业与经销商打上了二流货的商标。实际上,作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品牌完全可以玩些高端概念,切忌制造与大品牌相仿的款型,一旦跟着所谓的大品牌市场走,那么,你的品牌也就玩完了,经销商也会“趁火打劫”杀价格,这就是电动车市场上跟风款型的后果。然而,一旦款型跟风,同处于一个市场的中小品牌,肯定卖不过中大品牌,要想销量提高,那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给消费者产品优惠的同时,也把服务给透支掉了。
许多经销商在经销产品的时候,一旦产品卖出去,遇到消费者上门维修车子的时候,发现车子的质量有问题,挂在嘴边的是,我们的产品是市场上最便宜的,商家亏本销售了,也就是告诉消费者没有售后服务,或者说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消费者要自己掏腰包解决问题。这样的悖论看似有道理,实质是一种极不负责的销售态度,因此,低价产品出现了经销商与消费者的矛盾,问题的症结就出在这里。因此,厂家与经销商一旦走上低价无利润之路,就为自己挖了一个埋葬自己的“坑”。
现在电动车行业已经进入到成熟期,大品牌今后发展的思路十分的明确:款型进行自我开发的同时,并对款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大规模、高质量、低成本制造,这样就会形成品牌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因此,作为中小企业,一定要走创新之路,让企业制造的产品具有比大品牌更具竞争优势的所在,这样才能让经销商销售产品时具有“底气”,而不是经销中小品牌的“奴婢”心态出现。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XIANGGUAN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迫在眉睫,电池企业如何破局?
市场大风向下,虽然销量有所增长,但整个行业的利润一路低迷,这导致了许多商家对低价车有着极大的青睐。
近几个月来,随着铅价的浮动,电动车电池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电动车电池还会打价格战吗?
电动车老板内参,电动车行业老板们每天都在看!
涨还是跌看这里, 电动车电池价格战开打!
在经历了“禁售”轻量化趋势的未来电动车法规出台之后,不少电动车经销商开始对电动车电池的价格走向逐渐关注。
发表评论 PINGLUN
品牌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