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华大学绿色校园微循环电动车示范系统21日在清华大学正式启动。
清华大学绿色校园微循环电动车示范系统21日在清华大学正式启动。该系统以纯电动车为载体的园区微循环电动车系统,作为对城市主体公交系统的补充,将为改善城市大型园区“最后一公里”出行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继红表示,作为我国第一个将电动车运用于大学校园并最终建成微循环交通系统的研究示范项目,希望通过研究在清华校园的示范应用,对北京市其他校园和园区建设同类型微循环电动车系统形成一批可供借鉴的、具有引领性的成果和模式,为项目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指出,由清华大学主持完成的我国第一个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在智能车载设备、智能路侧设备、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和示范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集成应用首次在清华大学落地,将在提升微循环电动公交车安全性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张毅教授介绍,作为对主干公共交通的有效补充,园区微循环系统将大幅提高公共交通末端的可达性;特别是以电动车作为微循环系统的运营载体,可以充分彰显其无噪音、低能耗、零排放的特点,提供安全、便捷、绿色、可靠的“最后一公里”交通解决方案,对降低能耗、减轻污染、改善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2015年,在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牵头,通过与宇通客车公司的战略合作,并联合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和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单位密切协作联合攻关,经过一年来研究、测试和建设,目前已完成了系统中所有宇通电动车的技术升级和校园8处安全预警系统的基本建设并通过相关试验,成为了国内第一个在大学校园内规模化实施的纯电动车应用系统。
据悉,清华大学绿色校园微循环电动车示范系统由宇通电动车、配套充电设施、运营调度平台、安全预警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等组成,可支持绿色园区微循环电动车系统运营指挥调度和线路实时调整、多模式通信环境下的安全预警、个性化定制出行与智能化信息服务等。示范系统具有三大特点:第一,面向大型园区;第二,以纯电动车为载体;第三,所采用的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是863科技创新成果,全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张毅介绍,除示范系统研究与建设外,项目组还基于清华大学绿色校园微循环电动车示范系统,就适用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园区电动微公交系统评价分析、政策管理与发展模式等开展了深入研究,目前在园区电动微公交系统的评价体系设计、运营管理模式和政策建议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XIANGGUAN
生活在杭城,你会留意到一种叫“左中右微公交”的小型电动车穿梭在马路上,车身看上去类似smart,颜色白绿相间的迷你车型十分吸引眼球,这是杭州自2013年7月开始投入运...
近日,由北汽新能源、青岛特来电、冀东物贸三方投资的中国首家充电合资公司正式成立。作为成立后的首个标志性项目,合资公司签约当天,200辆威旺307纯电动微公交在大兴...
电动汽车销售在优惠政策扶持下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倒是另一种电动汽车的应用模式——分时租赁式的“微公交”却得到百姓认可。
当前,不少城市面临三大危机:交通堵塞、停车难和雾霾。在私家电动汽车尚未显现明显优势的背景下,在杭州,一种电动汽车的新应用模式——分时租赁式的“微公交”开始走...
发表评论 PINGLUN
品牌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