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有媒体质疑曙光股份陷入骗补丑闻,昨天午间,曙光股份发布紧急澄清公告,否认了这一传闻。
针对有媒体质疑曙光股份陷入骗补丑闻,昨天午间,曙光股份发布紧急澄清公告,否认了这一传闻。
曙光股份称现场核查未发现问题
近期有媒体发表《曙光股份或陷“骗补”丑闻》的文章,报道提及“如果经财经部门查实确有其事,该公司不仅要面临着退还骗补资金和高额罚款等处罚,其股价可能也会迎来一轮暴跌”。
昨天曙光股份发布澄清公告称,国家相关部门新能源补贴检查小组于2016年2月28日至3月17日对曙光股份子公司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曙光股份新能源客车销售业务均由该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其间对整车产品参数、技术文件、生产过程、销售环节等进行了详细的核查,同时对已经实现销售的车辆和客户进行了现场检查与核实。
据曙光股份介绍,经过现场严格核查,检查小组于2016年3月29日出具检查结论,认为“检查未发现数据信息差异,未发现售后回购、虚假交易等问题”。
产销数据引发上交所关注
上交所网站信息显示,自2015年10月起,曙光股份在其披露的月度产销快报中单独列示“新能源客车”的产销数据,当年10月、11月和12月,公司对应销量分别为241辆、332辆和925辆。在今年1月12日公司发布的产销快报中,去年“新能源客车”累计销量1705辆,同比增长3689%。新能源客车业务成为公司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14%的主要原因。公司披露新能源客车产销数据后,股价出现了连续大幅上涨,尤其是2015年11月11日公司披露10月新能源客车产销数据后,股票10个交易日内8天涨停。
然而在今年2月披露的1月产销数据快报中,公司未单独列明“新能源客车”产销数据。上交所在事后监管中发现公司存在上述信息披露口径不一致的情况,要求公司披露1月产销数据快报的补充公告以及2月产销数据快报。在监管督促下,公司3月12日披露的数据令市场愕然:公司1月和2月的新能源客车销售数据均为零。
上交所在监管关注函中指出,公司选择性地披露新能源客车产销数据,导致信息披露未反映出公司2016年新能源客车业务相较2015年发生较大变化的事实,可能对投资者投资决策产生重大误导。
补贴提升车企业绩
新能源汽车补贴大比例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业绩。
据了解,曙光股份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44.3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914.27%。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因是公司在新能源客车销售方面同比大幅增长。另据公开报道,该公司获新能源汽车补贴6.46亿元,占新能源客车销售收入的46.86%。
宇通客车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12.11亿元,同比增长21.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5亿元,同比增长35.31%。其年报显示,去年宇通获得了高达68.56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接近净利润的两倍。
中通客车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99亿元,同比增长42.8%。公司公告显示,仅去年1月至7月获得的新能源补贴金额就已超过其全年净利润。
随着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持续推进,作为骗补重灾区的大型客车补贴恐将腰斩。有媒体报道称,新能源客车补贴有可能大幅度调整。纯电动客车补贴平均降幅或达31.8%,其中6米至8米和8米至10米的降幅更是分别达到了45.6%、49.5%。
另据了解,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在今年被曝光后,相关部门对这一事件的核查已经进入深水区,最终结果有望在4月下旬公布。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XIANGGUAN
2018年7月19日,北京市财政局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政策的通知》
中汽协回应明年新能源补贴再减三成:未收到通知
5月29日,西安发布的《西安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具体条例。
4月2日,中机中心发布关于执行《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若干问题的理解。为准确贯彻和落实《通知》要求,经工信部同意,将《新能源汽车...
据中国日报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称,在2020年之前,中国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进一步削减,直到2020年年底全部取消。此举将加速那些没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厂商逐渐退出新能...
近期有关“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大幅削减”“补贴新政即将出台”的各种传闻笼罩汽车行业。其实,早在2016年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几大部委就已明确:新能源...
发表评论 PINGLUN
品牌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