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用喜欢用电动车代步,给电动车充电也已成了大家的“必修课”。近日,宁德晚报记者在走访社区时发现,不少小区居民为了给电动车充上电都采取私接电线的方式为车充电,许多电线常常需要“飞檐走壁”才能为车充上电,安全隐患却比比皆是。
小区乱拉电线现象突出
17日,宁德晚报记者走访了宁德市多个小区发现,随意私拉、私接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无物业管理的旧小区和民用住宅,情况就更加严重了。在莲峰社区一小区内,记者发现几根电线直接从住户家中“空降”至露天的停车处,几个插排就悬挂在墙边上,一碰上大风便摇摆不止,其间还不乏行人过往。同样,北站附近的鸿鑫苑等无物业的小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17日上午12时,记者在该小区楼下发现3辆电动车分别在充电,而为其充电的电线就直接从楼上住户家中牵出,其中最长的一根电线目测超过15米,材质仅为普通的副套线,如此长的副套线从楼上牵出,安全隐患可见一斑。
无充电设施、收费贵是主因
“不牵电线,我们的车没法充电啊!”家住碧山社区的小陈说道。在调查中,一些市民反映,一些小区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到电动车充电的问题,未设置专门充电的地方,因此大家只能采取接电线的方式充电。
然而,无物业的小区出现私接电线的情况可以理解,可为何像豪景花园、长兴城这样有物业、也有公共充电设施的小区也出现私接电线的情况呢?为此,记者也做了一番调查。“我们自己接电线充电,一个月只要花上5~8元,可到公共充电设施那充电一个月要交给物业15元左右,还不如自己家接电线。”家住长兴城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据悉,市区大多物业提供充电的费用为10~15元/月,相比居民们自家充电所需的5~8元,贵出不少。
私牵电线隐患多 要做到“人走电断”
为此,宁德市公安消防支队监督处负责人表示,接电线到户外充电存在很多隐患,若不注意就很容易接触到可燃材料或者出现短路,从而引起火灾。因此,在需要铺设电线时必须找有资质的合格电工,也应选用合格优质的电线、插座,毕竟不合格的电线和插座安全性能较低,使用不合格的电线过久或其他原因形成裸露,容易造成短路着火,后果不堪设想。
宁德公安消防还提醒广大市民在使用电器设备时应避免将过多电器连接在一条电路上,并定期对电源线路进行检查。长时间外出或不使用的电器应切断电源线路,做到人走电断,以预防事故发生。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XIANGGUAN
新规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并对该场所的消防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
“起亚800V超高速充电系统,充电14分钟即可将车辆电量从30%充电至80%,充电4分30秒增加100公里续航。”
从辽宁省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实施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展纲要》迎来了辽宁发展新能源发展的高速期,城市充电桩项目异军突起,以辽宁国望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性...
新能源汽车每年以超百万辆的速度在增长,为解决充电问题,除了车主安装自用桩外,政策也不断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公共充电桩的建设运营。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近3亿辆,有数据显示,80%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充电器作为电动车必不可少的随车配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电动车充电安全。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昆明市流通领域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和蓄电池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检30批次产品,经检验8批次产品不合格。
发表评论 PINGLUN
品牌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