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在国际科技合作成果宣传媒体通气会上表示,从2001年至今,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紧密围绕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突出重点,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引导、组织和支持产学研优势力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解决了一大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2011年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经费已达18个亿。
2001年,科技部启动了“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简称“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现已更名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该计划整合了国家三大科技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及科技支撑计划)的国际合作专项经费,各有关部门、单位及地方的国际科技合作资源,集成了中央政府投入、地方政府配套和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的资源,在项目目标、资金和管理上有机结合,形成统一对外合作体系,构筑了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平台。
11年来,我国双边合作硕果累累。目前,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下一步,中美还将在农业合作方面建立一个旗舰计划。此外,我国和俄罗斯、欧盟、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双边合作。自欧盟框架计划向我国科学家开放以来,我国共参与了框架计划400多个项目的合作。中德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其中明确提出支持设立“中德替代动力平台”,加强电动汽车领域合作。中意三大中心(中意技术转移中心、设计创新中心和电子政务中心)是中意两国整合双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务实合作的重要政府间合作平台。
在多边科技合作方面,通过G20机制,我国加强了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科技合作,科技在现行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在G20全球清洁能源部长会议机制下,我国牵头提出了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合作的倡议,在上海率先建立了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区。2010年我国成功地举办了上合组织首届科技部长会议,正式建立了框架内的多边科技合作机制。
同时,民间科技合作交流活跃,空间广大。如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正与中方讨论农业科技和生物技术合作,这将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贡献。
靳晓明介绍,我国在国际科技合作机制与模式也不断创新,实现了国际科技合作方式从“一般性的人员交流和项目合作”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转变。截至目前,共建成5个国家国际创新园,35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2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还与多个国家联合成立了联合研究机构和产业化示范基地,设立了多项联合研究基金。
“通过用好国际科技合作这一‘助推器’,中国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靳晓明举例说,由科技部倡议成立并给予大力支持的广州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以打造“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为出发点,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把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一流的焊接技术和科研团队引进来,为我国的现代制造业提供先进焊接技术和优质综合服务。这是首个中外科研机构间以共建平台方式带动技术嫁接和人才引进的创新合作典范。
在科技援外方面,据统计,2001年至2010年,我国共举办了310个科技援外培训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5700多人参加了培训,其中很多人成为所在国科技高官、领军科学家和科研骨干,在本国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援助建设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南非数据接收站,卫星数据得以在非洲免费共享,广泛服务于非洲的农业减灾和环境监测,该项目也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迅速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亮相国际组织,在国际组织中的高端任职不断增多。目前,中国科学院有200多人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中国科协推荐了317名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任职,其中主席17人,副主席30人,担任执委或具有决策职务的110人。中国科学家还担任了地球观测组织(GEO)联合主席、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主席、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主席、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中国积极参与并倡导多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合作。中国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中承担约10%的制造任务,成为ITER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Super—FRS超导二级磁铁样机研制成功,显示了中国在国际反质子与离子研究装置(FAIR)大科学工程合作中的研究实力。
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国际化人才。通过“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国际合作方式,科技部为引进的人才匹配了研究项目、研究设施,使人才引进来就有用武之地。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国家友谊奖、中科院国际合作奖等奖项的设立,鼓励和吸引了更多国际同行积极参与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
科技部通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与国外一流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实验室,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吸引了一批留学人员和在美华人学者的积极参与,被誉为中美双边合作的亮点。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XIANGGUAN
2023-03-13 科技“威”来,Carry全场!超威电池惊艳亮相浙江展,满满的能源世界!
科技“威”来,Carry全场!超威电池惊艳亮相浙江展,满满的能源世界!
2018-07-20 补贴退坡 新能源车“回归”市场
以续航里程和电池密度为标准的新补贴政策,正在推动新能源车消费实现高质量增长,这也是新补贴政策实施后产销结构改善的特征。
2016-12-21 中兴正式宣布造新能源汽车 打造智能交通
2015-11-11 “合肥造”纯电动汽车今年销量有望超8000台
11月,位于三孝口的46中原校址立体停车楼地下混凝土浇筑已完成,这个占地4000多平米的校区将被打造成一座立体停车场,不仅提供260个停车位,还将配套充电桩。
2017-06-06 多氟多杀入低速车,看好河南大市场
多氟多公告称,欲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河南多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多新能源),多多新能源由多氟多和当地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和低速车制造经验的公司一起合资...
2016-07-25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侯福深: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七月初,在中汽研举办的新能源汽车高层研讨会上,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汇聚以此,共同探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困局与发展规划。
发表评论 PINGLUN
品牌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