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论坛上,业内专家认为,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汽车企业不差钱,差观念。
截至今年初,国内汽车企业有40多家宣布在新能源领域有所行动,27家企业已发布76种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轿车和客车,其中表现最为积极的是中小规模的汽车企业。中国汽车报社社长、中国能源报总编辑李庆文对拥有更多资源、资金和技术的部分国有大型汽车集团行动迟缓表示遗憾:“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车型研发,都表现平平,与其地位和资源不相称。”
谈及原因,李庆文将其概括为“风险与诱惑”。他说,机会成本与不确定性促使大企业倾向于保护既有利益、维持传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而中小企业寄希望于通过新能源改变现有竞争格局。
与会多位专家认为,正因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不成熟,没有一条明显的“近路”可走,所以企业才应该结合市场消费需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自身技术实力等情况,综合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同时,政府也应该根据国家总体战略、产业安全、自主发展、技术领先、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需要,明确一个主导技术方向,以国家力量牵引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
针对目前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外相比差了一代半的说法,长期从事新能源汽车研究的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直言:“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国外相比应该各有所长。在电池、电机、电控方面,我国与国外并没有太大差距。”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电动汽车研究院院长赵春明也认为,就可充电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而言,当前各国都处在产业化之前的发展阶段,我们与国外相比差距不是很大。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XIANGGUAN
广交会首日 绿源电动车携多款新品助力“中国智造”出海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授予集团“卓越贡献奖”,“淮海造”成外国友人心头好
中国冠军,全球鸿日!“新技术+新产品”引爆冠军之声音乐狂欢Yeah
携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相关的领先技术与实践成果盛大亮相
中国自行车协会青年企业家工作委员会座谈会顺利举行
发表评论 PINGLUN
品牌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