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似乎没有比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更尴尬了。虽然还没有出现真正大规模量产的电动汽车,但已经被贴上了“投资过热”的标签。在9月举行的天津汽车论坛上,电动汽车本来是一个主题,或许说初衷上应该是投资或鼓励的主题,但没想到反而成了“炮轰”的对象。
发改委、工信部说新能源汽车投资过热,科技部部长万钢仍然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大支持者之一。他说,电动汽车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的战略选择。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世界汽车产业进入了全面的交通能源转型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自觉把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的汽车、电动汽车作为今后发展的目标,共识正在形成,转型已经起步。
在新能源汽车逐步从研发过度到生产阶段后,发改委、工信部的话语权显然更大,因为他们直接决定能不能上目录,能不能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决定你前期的研发投入能不能变成现实销售的产品?
如果业内真的达成了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投资太热的共识,那么电动汽车业就不太好过。好比一个正准备发育的青年,突然碰到了自然灾害,可能就没粮食吃了。饿得只叫唤。
无论电动汽车过不热,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我们似乎都不能不发展电动汽车。政府主管部门的意思并不在于禁止发展电动汽车,只是接下来如何规范和如何发展的问题。这或许是2010年的天津汽车论坛上或者其它论坛要讨论的问题了。
制高点的争夺
这是一场停不下来的战争。当政府官员说完电动汽车投资过热没多久,比亚迪汽车的董事长王传福就站上台上讲起了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而台下坐着另一个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府官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图库 论坛)、科技部部长万钢。
我们一直叫着要争夺新能源汽车的制高点,要抄捷径缩短或者超过欧美日(图库 论坛)等汽车巨头。其实,我觉得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太高,真的超过别人吗?这好象一个小学生说,我要在正常的大学考试中打败大学生一样。除非这个小学生是天才,或者他知道答案、背下来了,否则这是一件非常难、非常痛苦的事情。
我觉得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丁磊的一句话很到位,我们尽力做好每一步,做到动作不变形。当时,我没觉得这句话咋了,两年后想想,确实如此。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何必求快,只要做好每一个技术攻关,做好每一个必备的工作,最终我们离成功不远。如果一直想着对手如何,凭多数企业刚起步的实力,除了自己给自己找不是,什么也办不到。
当然,我们的电动汽车企业需要政府的扶持。否则,已经拿到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公司投资的比亚迪汽车,也不会四处伸手,希望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出台扶持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比亚迪汽车其实也不缺钱了,眼下希望参股的企业应该不在少数。但要的就是这个大氛围,毕竟投资者们希望看到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市场取决于两方面,或者说想和国外巨头一较高下取决于两点。
第一, 政府能补贴什么?能如何从研发、生产到消费环节激发电动汽车市场的活力?
在研发层面,此前主要依靠科技部的投资。或许以后,需要政府出台一些补贴政策。在生产方面,美国给予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一些低息贷款或者补贴资金,一些在美国生产汽车的日本企业也拿到相应的补贴。至于消费环节的补贴,这一轮金融危机前就已经有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可以减免税。
不过,如果希望中国会完全仿效美国,这可能并不现实。发改委官员陈建国指出,买车的人是有钱人,用财政去补贴富人,似乎有难度。对于这一点,确实会引起争议。中国买车的人仅占全国纳税人口的10%,如果用100%纳税人的钱去补贴10%的买车者,那么就是劫贫济富!
第二, 企业们要做些什么?我们瓶颈在哪里?
首先,成本问题。比亚迪的电池算是造得比较有名的,但是王传福仍然说,电池太贵(约占汽车成本的60%,因为市场需求不够。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扩大市场需求,最终电池成本能降下来。
第二,技术问题。抛开其它的不说,其实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驱动系统。如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关键原材料、电池关键构件、电池集成以及电池化成设备方面。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的说法,“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不仅要解决多能源驱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还要解决关键零部件如电机、电力电子变换器、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系统、变速器的批量生产技术问题。”
但眼下,没有汽车企业敢说,我已经克服了这些问题。即使是比亚迪汽车,这个在传统汽车上都没有占据相应的消费者美誉度的企业,攻克新能源汽车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会比竞争对手少。
至于汽车外型设计之类的,中国汽车企业们已经不觉得是问题,因为这些可以用钱去买,意大利、英国有如此多的设计公司。可能唯一无法买的是新能源汽车技术,毕竟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XIANGGUAN
2016-07-22 马斯克公布下一个十年计划:2022年特斯拉产能将达数百万辆
马斯克在特斯拉官网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其“绝密计划”的日志,阐述了特斯拉未来十年的计划。
2016-04-18 南京展首日,道爵“领航者”惊艳推出
相比于去年的南京展,此次道爵的展位不仅在场地规模上有所提升,旗下的全系产品也齐齐亮相,更让人惊喜的是现场推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的“领航者”车型,博得了很多...
2020-05-07 绿佳刷新促销模式 线上线下齐发力
五一期间,绿佳在全国掀起“超值好车购划算”大型促销活动可谓是火力全开,1000万红包、超值大换购、幸运100%、线上线下联动,空前促销力度备受市场和消费者喜爱。
2020-03-27 宝路达上榜央视CCTV频道,品牌再上新高度!
后疫情时期,对企业而言,最大的危机不是疫情本身,而是企业仍在用过去的逻辑做事、坐等回归常态。而唯有积极的企业利用这次挑战,痛定思痛、倒逼改革,走出全新的道路...
2018-09-10 周榜发布:太意外!雷丁蝉联冠军,瑞驰逆袭前三甲!
你对你家企业的排名还满意吗
2016-02-16 新西兰推进电动汽车发展 或引发车库继续升值
据新西兰媒体Stuff报道,随着新西兰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一部分户外停车的新西兰民众可能将面临充电难的问题,又催发了民众对于车库的关注。
发表评论 PINGLUN
品牌推荐
热点推荐